
火星,中国来啦!“天问一号”发射升空,多语种版《大国工匠》带你感受航天精神
7月23日12时41分,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“天问一号”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,在海南文昌基地成功发射升空!
一场火星探测之旅已经开启,我国也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。


中国航天不仅在科技发展上突飞猛进,在起名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讲究。像是之前的长征、神舟、嫦娥、天宫等系列的命名,都有迹可循。那么“天问一号”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呢?

屈原曾在一首长诗《天问》中写道:“九天之际,安放安属?隅隈多有,谁知其数?天何所沓?十二焉分?日月安属?列星安陈?”
这首诗表达了中华民族千年来对于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,以及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。


中国航天的发展,承载着我们国家的民族梦想。中国航天科技的不断创新,背后少不了这样一群大国工匠们,他们“心怀梦想,心平手稳,焊接飞天神箭”。
我们负责纪录片《大国工匠》法语、英语等版本的译制任务。


此次“天问一号”的发射,所搭乘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,是中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式产品,纪录片《大国工匠》所介绍的高凤林,就是火箭关键部位焊接的中国第一人。

一切的付出和努力,都来源于对本职工作和所在行业的热爱。就像纪录片中所记录的“大国工匠”高凤林师傅所说:“车间的日出是最美的。”

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。我们以70余种语言的译制能力,助力着中国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的交流。
数千个日日夜夜的不断奋斗,转眼国广子行传媒马上迎来辉煌发展的第十个年头。这些年来,我们一直怀抱着对译制行业热爱,秉承着敬业、专注、创新的工匠精神,以高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。

工匠精神永不过时
国广子行传媒永不止步